8月1日,求是網刊發了《求是》雜志2022年第15期內容,其中包括作者署名為中共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的文章《譜寫新時代人口工作新篇章》。
文章談到,人口發展是“國之大者”。2021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簡稱《決定》),對做好新時代人口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國家衛健委黨組在文章中指出,新時代我國人口發展面臨著深刻而復雜的形勢變化,人口負增長下“少子老齡化”將成為常態。
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隨著長期累積的人口負增長勢能進一步釋放,總人口增速明顯放緩,“十四五”期間將進入負增長階段;
二是生育水平持續走低,近年來總和生育率降到1.3以下,低生育率成為影響我國人口均衡發展的最主要風險;
三是老齡化程度加深,預計2035年前后進入人口重度老齡化階段(60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30%);
四是家庭小型化,2020年平均家庭戶規模降至2.62人,較2010年減少了0.48人,養老和撫幼功能弱化;
五是區域不平衡,一些生態脆弱、資源匱乏地區人口與發展矛盾仍然比較突出。
“鑒于以上趨勢,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任務更重、要求更高、難度更大,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文章強調。
近年來,生育觀念總體轉向少生優育。202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查顯示,育齡婦女生育意愿繼續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為1.64個,低于2017年的1.76個和2019年的1.73個,作為生育主體的“90后”、“00后”僅為1.54個和1.48個。經濟負擔重、子女無人照料和女性對職業發展的擔憂等因素已經成為制約生育的主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