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據商務部監測,11月25日至12月1日,肉類價格不同幅度回落,其中豬肉批發價格為每公斤42.35元,較前一周下降3%。這已是#豬肉批發價格連續四周下降#。
最近豬肉是降價嗎?降了,這個降的背后是什么,我先聊聊最近我看到的情況:從豬肉漲價在國慶前后被炒熱關注后,身邊所有人都被影響到,在肉價動輒30一斤起的現實面前,選擇不吃豬肉用雞鴨魚做替代品的占了大多數,而肉類銷售方也可以明顯看出高肉價下消費者消費意愿不強:一、肉攤(超市)以前都是掛滿肉,最近基本是半扇豬肉賣幾天,肉攤老板最初說是進不到肉漲價,但實際觀察到的是很少人買基本十一點半左右就收工,實際售出很少。二、街口豬肉鹵食店我每天從那路過,鹵食老板以往每天兩份左右下水晚八點左右賣完打烊,十一后漲價,在鹵食少了一半以上是賣到九點左右收工,而且可以在五點左右下班時明顯看到相比于之前案板堆滿,上貨量不及原來四分之一,重點是依舊賣不完!三、各個飯店在豬肉漲價后都推出非豬肉新菜品并對豬肉類菜品加價,很多飯店都減少了豬肉菜品供應。四、今天上午在小區碰到有業主說豬肉降價,回家后聽媳婦說是之前超市做活動,這兩天一直在向下調價,已經降好幾天了,并說降價前超市基本沒人買,偶爾有人買也就五塊錢的。以上都表明在豬肉非理性暴漲后大家對待豬肉的態度已經推動豬肉進入了類滯漲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豬肉降價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現在下調豬肉在向下找平衡點!暴露出的是之前豬肉上游把價格推的太高了!進而可以推斷之前的價格爆漲不是建立在正常的市場供需基礎上而可能是豬肉供應商基于對未來的豬肉供需預期而進行的調價!簡單理解就是豬肉價格被直接抬到了預期價格而不是受市場供需影響在未來的某天漲到預期價格。這個直接結果就是打亂了原有的供需關系,而這種打亂行為引發了豬肉消費端雪崩,進而向上蔓延到肉商供應端,高價帶來的消費崩塌大于了肉商因漲價獲得的利潤甚至威脅到了豬肉未來的供需,所以現在供應端試圖將豬肉消費端拉到原有的預期消費曲線時間節點的價格尋找消費平衡點,供應端在沒找到消費平衡點前豬肉還會降價直到讓豬肉重新回到消費者的菜籃子。
由此推斷之前暴漲后的價格應該是預期曲線中的高點價位,也就是說豬肉前段時間的價格拉升可能不是單純的市場供需行為,而是在預測未來豬肉走勢后人為的試圖將肉價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