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南極洲計劃的科學家周二(4月1日)在《全球變化生物學》期刊發表報告,指他們早前在南極洲東部的澳大利亞凱西觀測站(Casey Research Station),錄得該地區從未遇過的熱浪,最高氣溫達攝氏9.2度。
報告指科學家在1月23至26日間,在凱西觀測站,錄得最低的氣溫高于攝氏0度,最高氣溫則超過攝氏7.5度,其中1月24日更曾錄得攝氏9.2度,較當地31年來的平均最高氣溫高出攝氏6.9度。報告指,某地區若連續3天每日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異常偏高,就被認為是熱浪來襲。
而在2月份,南極其他地方也錄得創紀錄高溫。在2月6日,位于南極半島北端的埃斯佩蘭薩觀測站(EsperanzaBase)錄得最高氣溫攝氏18.4度,是當時整個南極洲最高氣溫,較之前的紀錄高攝氏1度,而在3天后,這紀錄又被位于南極半島的巴西馬蘭比奧基地的攝氏20.75最高氣溫打破。
中國西北將越來越濕
南極通常被當做氣候變化的“代言人”。而實際上,對人類來說,全球變暖并非有百害而無一利。
20世紀80年代,中國科學院院士施雅風發現以后就開始關注中國西北地區降水量增多的情況。據此,施雅風提出了中國西北氣候可能正由暖干向暖濕轉型的推斷。疊加人類活動的因素,長期來看,全球氣溫將會繼續變暖。